杨顺是广州太古汇物业管理经理。在看似平凡的物业工作中,他与团队用专业丈量安全的尺度,以创新诠释服务的温度。从晨光中的设施巡检到夜幕下的安全核查,从AED设备的科学布点到屋顶花园的生态营造,他用十余年如一日的坚守与热忱,精心打磨着商业空间的每一个触点。本期《太古思维》对话杨顺,走进他在这座城市地标中的温暖叙事。
您觉得作为一名出色的物业经理,需要具备哪些品质?
我认为深耕专业能力是必须的,此外需要培养创新性、前瞻性思维,主动关注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并提前做好准备。比如在消防安全管理方面,虽然早年的商场不强制要求配备自动体外除颤器(AED),但我们认为保障安全是绝对必要的,未来也一定会成为行业的标准要求,所以从2019年开始,就率先在太古汇配置了AED设备,成为广州最早安装AED的商业体之一。
另外,我们还组织了40多位同事学习急救知识,通过了红十字会的急救认证。正是这样充分的准备,才使得我们成功应对突发情况——最近,一位顾客在商场突发心脏骤停,几位持证员工立即启用AED施救并轮流进行心肺复苏,与急救团队无缝衔接送医,次日患者即脱离ICU,转危为安。
在广州太古汇工作这么多年,最让您自豪的事情是什么?
值得自豪的事情,其实每个阶段都会有,但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环境卫生管理这部分工作中,参与运营三层屋顶花园的经历。这是中国内地最早在商业体里打造的屋顶花园,从初期规划到如今的运营维护,处处体现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运营花园这些年,我很欣慰看到这个花园真正融入了这座城市,成为一个周边上班族、顾客、居民、学生,甚至是快递员都愿意驻足的地方。
广州太古汇的屋顶花园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
大部分商场屋顶花园的设计相对平面,但广州太古汇的屋顶花园打造了一个立体的生态系统。除了常见的灌木和草本植物,我们还种植了十几米高的乔木。这样的植物搭配维护起来虽然很有挑战性,但能够为诸多本土原生物种提供栖息场所,形成了一个典型的城市小微生境。目前我们有108种植物,观测到20多种鸟类,甚至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画眉。
此外,在花园设计之初,我们就把排风口、空调冷却塔这些设备集中安装到40层的写字楼顶上,而非商场屋顶,虽然增加了建造成本,但有效避免了设备的噪音、热量和水雾对花园的影响,让这里兼具美观与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