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莹莹:让每一位乘客宾至如归

袁莹莹是国泰航空首批中国内地空中乘务员。万米高空之上,她是旅客安全的守护者,也是舒适旅程的创造者。每一次飞行,从航前细致筹备,到落地后妥善收尾,她都全情投入,用心做好关乎乘客服务的每一个细节。本期《太古思维》对话袁莹莹,走进空中乘务员的“台前幕后”,聆听关于她的云端温馨与成长故事。

image

是什么契机,让您选择成为一名空中乘务员?

我是通过一位空乘朋友初步了解到这个职业。最初是想穿着优雅的制服,边工作边探索世界。当我成为一名空乘后,我发现自己很喜欢与乘客交流,而我的笑容和真诚也收获了许多乘客的积极反馈,这让我明白空乘不仅是一份工作,更是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方式。

作为国泰航空首批内地空中乘务员,您有什么特别的感受?

作为一个青岛女孩,虽然我是团队中的“新面孔”,但我没有感受到什么不同。同事们来自世界各地,都非常包容,让我迅速融入了这里。而且我能感受到大家真的很欢迎我们内地空乘的加入,因为只有我们的团队和乘客一样多元,才能更好地理解每一位乘客的需求,为他们提供真正宾至如归的服务。

在国泰航空首次执飞前,您需要完成哪些培训和考核?

我们的培训包括企业文化、安全和服务三大部分,其中安全培训尤其重要,因为我们的首要任务是确保每位乘客都能安全抵达目的地。我印象很深刻的是紧急撤离的演练环节。为了确保机舱内的每一位乘客都能迅速准确地理解并执行我们的指令,我们必须用最响亮的声音喊出口令,并以大幅度的动作进行引导。虽然这样的场景在外人看来可能有些滑稽,但实际上,这是为了保障乘客安全而进行的一项非常必要且专业的训练。

可以和我们分享一些空中乘务员工作中不为人知的部分吗?

我们的航前准备工作通常在起飞前80分钟开始。每次飞行前,我们需要先通过安全考试,才能参加机组会议。会上,机舱客务经理会介绍航班信息和天气情况,我们乘务员也会交流目的地和出飞机降落后,我们还有一系列收尾工作需要完成。我特别喜欢其中的反馈环节。国泰有很完善的双向反馈机制,我不仅可以向同事提供反馈,也能看到他们对我的评价。在这个过程中,我收到了许多同事的暖心评价和中肯建议,这些对我来说都是极大的鼓舞和启发。发地的文化小细节,以便更好地为乘客提供服务。


在您看来,一名出色的空中乘务员需要具备哪些品质?

一是设想周到,为乘客多想一步。二是积极求进,在收集到乘客的反馈后,寻求持续改进。三是尽心尽力,我们的目标不停留于满足乘客的需求,而是超越乘客的期盼。举例来说,在从中国内地起飞的早班机上,我们注意到早餐里中式粥与西式鸡蛋的配比是3:7,但考虑到内地乘客更偏爱粥食,且我们观察到中式早餐在分发时常常供不应求,便及时反馈了这一情况。在后续的航班上,中式早餐与西式早餐的配比得到了灵活的调整,更好地满足乘客的口味选择,从而提升了他们的乘机体验。
image

面对长时间的飞行和不规律的作息,您如何保持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我们有灵活的排班机制,比如我喜欢连续工作、连续休息的模式,这样就可以选择执飞那些单次飞行时间较长的航班,以便在休息的时间回青岛看望家人。而对于那些想每天回家休息、照顾家人的同事,或者想尽量减少时差困扰的同事,也有相应的班表可以选择。大家在忙碌的工作之余,都能充分享受生活,保持两者间的良好平衡。

工作之余,您喜欢做什么来放松和充实自己?

我很喜欢旅游,去体验各地不同的文化。我也会经常逛展,国泰会为员工提供一些独家折扣或特别福利,我不久前刚体验了迪士尼主题的展览。我认为只有亲身感受过世界的多姿多彩,才能在工作中更有激情和活力。就像我们在国泰常说的一句话——有快乐的机组,才有满意的乘客。
Back to top